应势而动,再造产业发展优势

www.happymerchs.com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的发展已不是上世纪60年代那样在“白纸上作画”,而是要打破“坛坛罐罐”,于“深水区”中再弄潮,于攀登路上再冲刺。

  面对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面向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攀枝花要走好上坡,加速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而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这是核心战略取向,惟有如此,才能不断强化战略优势,不断进位争先。

  市委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绿色低碳“三大战略”,统筹做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篇文章”,正应此意。

  踏上新的起点,攀枝花正以更高立意、更为长远的眼光,谋划着这座城市的产业图景。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未来。

  战略节点

  谷雨刚过,捷报传来——

  “三结合”项目、红格南矿开发等169项工程项目被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任务)清单。其中,“三结合”项目被誉为攀枝花的“都江堰”,备受全市上下关注。

  “2021年,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贯彻落实省委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研究谋划了国内首创的‘抽水蓄能+水资源配置+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攀枝花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徐显德介绍,人和渠引水工程是“三结合”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程设计灌溉面积65.6万亩,建成后,每年能新增供水1.32亿立方米,相当于攀枝花最大中型水库——胜利水库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的7倍,不仅能彻底解决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南岸长期以来“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干旱缺水难题,还能提高东区、仁和区、钒钛高新区、盐边县红格镇和新九镇等片区的城乡供水保障率。

  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出台短短数月内,国家战略、省委决策便迅速在攀枝花落子。

  另一个项目同样备受关注。

  5月9日,记者来到东区阿署达一处山坡上俯瞰马家田尾矿库阿署达库区,只见一辆辆装载着泥土的车辆忙碌而有序地行驶,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

  “目前尾矿库覆土工程就剩山脚下那几小块了,预计6月能完工。”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分公司尾矿库管理员余大明介绍,覆土工程要在尾矿上覆盖一层30多厘米厚的泥土,为库区的生态修复打好基础。

  马家田尾矿库于1970年投入使用,2021年闭库。整个尾矿库面积达3923亩,相当于366个标准足球场。这里曾被称为“黑湖”——经年累月堆积的尾矿“躺”在青山之间,远远看上去像一潭幽深的湖水。

  近年来,攀枝花以绿色发展理念、“精明增长”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发展,在充分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开启马家田尾矿库蝶变新生之旅——打造集生态、文化、艺术、运动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

  “再过不久,这里和上面的星空露营地、花舞人间等项目全部连成一体,将成为攀枝花又一个旅游目的地。”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区分局工作人员刘玮拿出手机展示规划设计图。设计图上,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红的、粉的、黄的、紫的鲜花相间,同时还有运动场馆、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天空之境等配套场景。

  以国家战略、省委决策为遵循,应势而动,攀枝花涌现发展新活力。

  厚重优势

  资源是攀枝花最突出的比较优势。

  攀枝花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76种,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年均气温20.4℃,森林覆盖率62.3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座“没有冬天的城市”;约有93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资源待开发,境内水电装机66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全部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92%,富余水电量大,电解水制氢潜力巨大,工业副产氢丰富,钒、钛、石墨等氢能原材料保障优势突出。

  近年来,攀枝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钒钛资源和光热气候资源优势,持续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率先提出了“康养”概念,成为全国康养产业的首倡者、先行者和标准的提供者,推动钒钛钢铁和阳光康养产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钒钛之都声名远扬,阳光花城令人向往。

  如今,攀枝花形成了从钛矿到钛材的钛金属全产业链和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入选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国康养20强市、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5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当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攀枝花正以新的视野,重构发展路径,向着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步步挺进——

  做好“钒钛文章”。攀枝花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钒钛磁铁矿战略资源优势,依托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平台,加快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持续推进钒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高钒钛资源就地转化率,做大做强钢铁、钒钛产业集群,建强中国钒钛之都,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真正把战略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做好“阳光文章”。攀枝花将发挥独特的气候资源、农业物产、文旅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康养文旅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沿岸阳光生态经济走廊,推动“攀大丽(香)”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阳光康养产业生态圈,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

  乘势而上

  以国家战略、省委决策为遵循,应势而动,攀枝花再造产业发展优势。

  4月25日,攀枝花启动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两个零碳村庄试点建设工作。

  “我们即将在屋顶安装3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发电功率可达75千瓦时。以后,自家用电不用交费,卖给国家电网还能有更多收益。”混撒拉村村民纳世国开心地告诉记者。

  攀枝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混撒拉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实施4大板块、13个项目,努力在9月底前建成具有“国家级示范意义”的攀西零碳示范村,率先在全国实现碳中和。

  当天,龙华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现场也一片繁忙,核心区20户村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建设。攀枝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完成后,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316万度,节约标煤约1050吨/年。

  当前,攀枝花市正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创新潜力、产业基础,谋划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和装备制造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

  攀枝花充分利用阳光、风、水等自然资源,在海拔1000米至2800米之间,形成一个立体的、零碳排放的绿色发电矩阵,2021年全市年发电量235亿千瓦时,其中,水能、风能、光伏清洁能源发电量21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91.9%。攀枝花还将加快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培育百亿级锂电池、钒电池产业,探索推动“光伏+氢”“新能源+储能+氢能”等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圈;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和装备制造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氢制备产业、探索发展氢储存产业、深入发展氢运输产业、统筹发展氢能应用产业,积极建设区域氢能装备制造高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应用产业,创新“水+”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水+民生工程”“水+旱改田工程”“水+林业工程”等,实现“以水促电、以电带水”协同发展。

  如今,清洁能源已成为攀枝花的“第三篇文章”,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产业动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再造产业发展优势,攀枝花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动力澎湃。(记者 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