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服务 > 投资服务 > 投资导向

攀枝花市投资产业导向

发布时间:2012-10-1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发展目标:
    2011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标,GDP达到6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以上。到2020年,GDP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2007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12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0元以上。
   
一是倾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依托我市优势富集的铁和钒钛等资源,着力发展钢铁钒钛千亿产业,建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核心)区。紧紧围绕钒钛、化工、能源、石墨、机械加工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 
   
二是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依托我市独具特色的南亚热带立体气候资源,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早市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生物质能源等优势产业,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 
    
三是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我市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独特人文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会展、乡村旅游,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建成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 
   
四是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我市位于川滇两省交界的区位优势以及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城市影响力,面向攀西城市群,着力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建成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
钢铁深加工    攀枝花是西南最大的钢铁基地,已形成年产生铁750万吨、粗钢650万吨、钢材500万吨的产能。今后将着力开发含钒钢材、不锈钢、合金钢等新品种,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制品、机械制造及零配件生产基地。
    ▲
钒产业    作为中国钒钛之都 攀枝花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拥有钒渣、五氧化二钒、钒氮合金、钒铁等产品,科技人才聚集度和设施、设备配置已位居国内第一。是国家级钒钛产品检测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今后将着力发展钒电池、钒功能材料等高技术产业。
    ▲
钛产业    我市钛资源位居世界第一。科技人才聚集度和设施、设备配置已位居国内第一。拥有全国最大钒钛开发区(全国直购电试点园区),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烧碱(氯气)、氯化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产业集群,今后将着力发展金属钛、钛合金、钛材深加工等产业。
    ▲
化工产业    我市年产黄磷近10万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正依托现有黄磷和电力资源,以发展精细磷化物为目标,大力完善 “矿、电、磷、有机磷物” 磷化工产业链。园区今后着力发展磷酸盐系列、草甘膦、化肥等产业。我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焦油产量达到10万吨,粗笨产量2.3万吨,煤气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很好。    
    ▲
铝产业    我市已具备年产电解铝10万吨能力。今后将着力发展硅铝合金、铝材深加工等项目。
    ▲
石墨产业    我市拥有晶质细鳞片石墨矿床2亿多吨,平均品位7.6%,居全国第三。矿山靠近108国道,距铁路28公里,交通方便。目前90%的矿产资源尚未设置矿权,产业开发处于初加工阶段,特别是应用于高端技术行业和军工企业的高纯超细石墨,国际国内市场缺口更大,而且利润空间大,投资回报率高。
    ▲
太阳能产业    我市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平均年日照2700小时,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5623.72MJ/平方米,是我国仅次于拉萨的太阳光热最丰富的地区,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已成为我市培育的重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物流业    我市位于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人。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纵贯全境,铁路北距成都市749公里,南距昆明市351公里。是四川省二级物流枢纽的节点城市,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发展潜力大。对外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随着机场通航和西攀(西昌-攀枝花)、攀昆(攀枝花昆明)高速公路开通,攀枝花的物流枢纽业也有着巨大发展前景。
    ▲
旅游业    以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二滩水电站、米易国家皮划艇竞训基地、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基地、格沙拉景区、龙潭溶洞风景区、攀枝花苏铁园等旅游基地为载体,进一步突出特色、包装品牌,完善设施,配套服务,把攀枝花倾力打造为长江上游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阳光休闲的度假基地。 
    ▲
现代农业    攀枝花光热资源独特、生物种类繁多、浅水资源充足,拥有可垦荒地面积2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2%,其中宜农5.3万公顷,宜林13.13万公顷,宜牧5.5万公顷。我市土壤有11个土类、17个亚类、32个土属、96个土种,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相对集中成片,发展南亚热带特色作物前景广阔。我市已经建成优质水果基地、优质蔬菜基地、优质考烤烟基地、畜牧水产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条件成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