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统计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关于攀枝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11-16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关于攀枝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谭明安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国际形势动荡加剧,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新发频发,有效需求不足,宏观经济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远超预期,经济社会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认真执行落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现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总体好于全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扎实推进。

  (一)2022年计划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比,下同)3.5%,低于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9%,高于预期目标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0%,低于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低于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4%,低于预期目标5.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高于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低于预期目标7.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83.9亿元,同口径下降2.3%,低于预期目标9.3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低于预期目标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低于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3.5%)范围内。

  ——总量减排完成预期目标(省下达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1.92万人,略低于预期目标(1.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4.2%)范围内。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进提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精准有效。精准高效处置“8.31”疫情和多起输入性疫情病例,建成方舱医院2所,设置核酸检测机构20个,完成医疗应急物资储备3300万元。

  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开展“稳企业、稳产业链供应链、稳就业”大调研等系列活动,制定出台全市扎实稳住经济增长6方面26项具体措施。建立企业问题诉求协调解决机制、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市级工作专班等,全面落实留抵退税、增加信贷等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9.54亿元,较年初净增各项贷款余额110亿元,降低市场主体贷款利率42个基点,稳定攀钢、龙佰集团、安宁股份等龙头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全市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畅通运行。

  项目攻坚突破卓有成效。市委、市政府将2022年确定为“项目攻坚突破年”,保持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7%、16.6%。在库储备项目达1829个、总投资1.3万亿元,项目个数、投资额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63%;梳理报送“十四五”期间国家102项、省105项重大工程项目326个、总投资3932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居全省前列,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居全省前列、获奖励2600万元。68个“2022项目攻坚突破年”重点项目超进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7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1个项目开工建设,15个项目竣工投产。

  提振消费取得实效。推动东创•仁和湾、太谷广场一期开街运营,举办“第二届阳光花城云上嗨购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400余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举办“花城味道”•“攀果”创意菜争霸赛,攀枝花芒果获“2021年四川十大美食地标”授牌。

  2.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工业新旧赛道齐头并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成效渐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钒钛产业列入全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银山精密钛钢薄板等21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攀钢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及转子级海绵钛等3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南钒钛科技新材料(富邦钒钛重整项目)点火复产。水风光氢储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国内首座管道输氢加氢母子站和西南首条工业副产制氢生产线投运,银江水电站顺利推进,“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的抽水蓄能电站关键工程开工,安宁股份年产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项目加快建设。钒钛高新区“一区三片”和格里坪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化工园区,钒钛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

  服务业多领域融合发展。高水平谋划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成功纳入四川省大型区域商品分拨配送中心建设试点。“钛融易”钒钛产业互联网实现线上交易额25亿元。升级打造文旅产品77个,基本建成三线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全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再度入选全国康养二十强市。

  农业加速高效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6.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田地0.92万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产量26万吨,新开发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深入推进“一品牌两中心”建设,“攀果”跻身“川果”系列品牌、芒果冻干进入航空餐食序列,创建1个省级五星级园区,米易县荣获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3.坚持精明增长战略,阳光花城更加靓丽。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46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望江片区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68部,成功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三线文化广场(一期)建成投用,攀西钒钛科技产业园即将竣工。城市配套日益完善,完成天然气置换3.9万户,新施划路内公共停车位1250个。大力实施“四花行动”,市民健康体育公园建成开放,东华山山地运动营地等加快开发并部分对外开放。兰尖社区原点广场确定为攀枝花“城市原点”。出台《攀枝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六大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基础设施重大改观。成昆铁路新线全线通车。丽攀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宜攀高速公路超额完成年度建设计划。阳光大道北延线金山隧道、阳光隧道全面贯通。累计建成5G基站3065个,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

  美丽乡村展现新貌。有序推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590公里、无害化卫生厕所7631户,行政村生活污水、垃圾有效治理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85%、99%以上、94%以上。东区和米易县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未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4.坚持绿色低碳战略,生态画卷净蓝增绿。

  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出台实施《攀枝花市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实现新开工绿色建筑占比90%,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100MW余热余能发电项目,格里坪工业园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绿色生态屏障不断筑牢。实施马家田沟入江口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等项目。完成营造林23.63万亩。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建设,西渣场高炉渣综合利用环保及升级改造等9个项目开工。

  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强力推动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攀钢石灰石矿退出苏铁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修复项目被列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9.1%,优于去年、位居全省第3;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水质断面考核稳居全省第1。

  5.坚持创新改革深化合作,发展动力活力不断激发。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27项重大科技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成本钛合金化新型耐磨钢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钒氮合金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集成引进国内最大的真空悬浮炉。成功组建省级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5家。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水电消纳示范区政策2022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2.33亿元。整合成立攀枝花发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市属国企“2+N”管控模式基本形成。被确定为全省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试点城市之一。仁和区成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县域试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357项,大幅提高重点项目全流程审批时效。

  开放合作拓展新空间。成功开通首列中老国际班列(攀枝花),与云南省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合作开辟攀枝花—临沧—缅甸—印度洋、攀枝花—西双版纳—老挝双向国际物流通道。招商引资帮办代办“保姆式”服务获全省通报表扬,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0.51亿元。

  6.坚持兜紧兜牢民生底线,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稳就业促增收多策并举。制定实施“稳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1亿元、就业补贴9500.87万元,全市就业总体稳定。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966人,全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留攀就业人数增长40.6%。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倍差继续缩小。

  公共服务质效提升。加快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市经贸旅游学校评为省级五星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高考上线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加快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成省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新增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电视剧《火红年华》等荣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举办攀枝花市“三大球”城市联赛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退役军人事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扎实推进。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民生领域九大类66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既定目标,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37套(间)。集采药品医用耗材,减轻患者医药负担1.1亿元。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700元/月和500元/月,居全省第一方阵。获批成为全国首批61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出台实施《打造友好生育环境城市响亮名片九条措施》,预计发放二三孩育儿补贴金2000户1000万元。成为全省唯一再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地级市。

  7.坚持守住发展安全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积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压降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至1.76%,为近年来最优水平。持续规范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申报专项借款1.2亿元用于解决恒大城、普达康养基地逾期难交付问题。

  重点领域安全形势良好。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战,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现食品安全事故“零报告”。全年未发生人为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连续6年防汛减灾、地灾防治人员“零伤亡”。

  平安攀枝花建设扎实推进。源头预防化解风险隐患467个,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711件,调解率达99.7%。东区、仁和区、米易县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

  我们主动接受监督指导,坚决贯彻《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攀枝花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的决议》,认真办理落实《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攀枝花市2022年1至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2022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02件、政协提案174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还存在问题和挑战:产业发展质量还需提高,创新能力还需增强,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对这些问题今后还须加大工作力度予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草案)

  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谋划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意义重大。

  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社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王晓晖书记来攀调研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的新定位新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以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为战略重点,以“三个圈层”为战略空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攀枝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

  ——总量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聚力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是做强做优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2+3”现代工业体系,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加快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能交产联动的新型能源基地和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力争新开工安宁股份年产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材料全产业链等重点工业项目16个,竣工投产美利林氯化钛渣及配套钒钛耐磨材料等项目20个以上,加快建设龙佰产业园、红格南矿资源开发、百万千瓦光伏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增企业上云400户,建设仁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制定实施园区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做大做活服务业。以“服务业发展年”工作为牵引,构建“3+1”现代服务业体系。高水平建设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举办“欢乐阳光节”等特色文旅活动,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鼓励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提升“阳光花城云上嗨购节”等促消费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建设蜀物攀枝花智慧现代物流产业园、金沙江智慧物流商贸城等重大物流项目。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三是做精做特农业。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构建“4+1”现代农业体系。高效共建“天府第二粮仓”,确保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稳定在68万亩、26万吨以上。持续打造“一品牌两中心”,争取四川晚熟芒果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纳入国家优势产业集群。建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田地。加快建设四川种业“南繁”基地。

  四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产业增量提质、基础设施补短板、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滚动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提高项目转化率、开工率和入库率。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分级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仁和区抽水蓄能电站、东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50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不低于360亿元。加大中省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资金争取力度。

  五是恢复发展市场主体。打通各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加快恢复。确保全年新增规上企业90户以上、“个转企”200户。稳步提升全市信贷规模,确保全年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以上。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二)聚力建设精明增长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升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城市品质。

  一是持续提升“花城”品质。开展“四花行动”,统筹推进东华山山地运动营地、阿署达片区、银江湖片区建设,新增花道里程5公里、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深化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加快“复兴炳草岗”步伐,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6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85部以上。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开展主城区既有主次干道品质提升、城市照明、污水处理设施“三大行动”;继续实施“纽扣计划”,开工建设龙滩箐隧道等7个项目,推动阳光大道北延线建成通车;完成4万户天然气置换。

  二是持续畅通对外大通道。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研究论证保安营机场改造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宜西攀铁路纳入国家规划,推动大丽攀铁路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宜攀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攀盐高速公路。

  三是推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绿色低碳战略三年行动。深化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试点。争创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开展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争取将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创建为四川省示范自然保护地。加大力度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反馈问题整改。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保持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三)聚力推进公平均衡的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短板弱项。

  一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盐边县、米易县创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推动中心镇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格里坪康复辅具、仁和苴却砚特色小镇,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功能镇、综合性小城镇。

  二是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等专项工作。完善乡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物流体系,支持西区、盐边县争创“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打造一批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旅游重点村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是持续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支持各县(区)创建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高水平推进钒钛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钒钛化工园区扩面调规。加快市域一体化进程,推进仁和区等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

  (四)聚力推动创新改革开放,激发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内生动力。

  一是提升创新硬实力。发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平台作用,加快一批“卡脖子”技术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红格矿资源综合利用、大型氯化法钛白制造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关键性进展,打造钒钛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积极筹(组)建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攀枝花分中心、攀枝花上海大学创新中心等。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以上。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值、能耗、税收、环境“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完成市属国有企业重组。争创绿色金融改革省级试点。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加快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全市通办”、线上线下“一次办成”。

  三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深度参与成德绵眉乐雅广经济带、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建设。全力推动以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为核心的“一港两园三中心”建设,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攀枝花”的国际铁路物流枢纽格局,加快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城市。发展跨境贸易平台,加快推进攀枝花“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五)聚力推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提高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幸福温度。

  一是千方百计促就业促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稳就业十五条”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增收和返乡创业致富。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实施“消底提低扩中”行动,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加快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医疗健康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积极打造四个“攀枝花优质教育品牌集群”。建成1—2个成效明显的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等重点项目,推动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创新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支持三线建设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攀枝花市第九届运动会。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三是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加大重点领域民生投入,办好年度民生实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增强困难群众托底保障。推动“一老一小”试点示范,实施“银龄健康”工程,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继续落实育儿补贴政策,新(改、扩)建公立幼儿园3所以上。统筹做好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

  (六)聚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和谐稳定。

  一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实施“慧眼工程”“雪亮工程”,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合格城市。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攀枝花。

  二是强化安全基础保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煤矿、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红线。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统筹做好防汛防震减灾、地灾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

  三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按照中央、省总体部署,及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将市本级政府法定债务率控制在120%以内,保持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在2%以内,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积极稳妥处置房地产涉稳涉险项目。

名词解释

  1.“一品牌两中心”:指打造“攀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区域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物流中心。

  2.“5+1”重点特色园区:指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及数字经济等6大领域的工业园区。

  3.“四花”行动:指按照“发展花业是基础,建设花城出特色,举办花节拓市场,开展花游增效益”的思路,开展“编制一个规划(方案)、引进一批企业、建设一条花街、举办一次花节、常年开展花游”系列工作,吸引国内花卉企业到攀发展,打造花卉基地、“花游”旅游精品,为花城添彩,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4.“六大专项治理”:指城市运行管理专项治理、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市容市貌专项治理、城市“牛皮癣”专项治理、农(集)贸市场专项治理、不文明养犬专项治理。

  5.“2+3”现代工业体系:指培育先进钒钛钢铁材料和清洁能源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巩固发展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钒钛磁铁矿采选冶3大优势产业。

  6.“3+1”现代服务业体系:指重点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度假、商业贸易、现代物流3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7.“4+1”现代农业体系:指重点发展“攀粮”“攀果”“攀菜”“攀畜”4个特色产业,培育“攀花”产业。

  8.“纽扣计划”:指深入梳理城市各片区间的交通联系,寻找相对薄弱区域和现实可行的“纽扣”节点,规划新增片区间快捷联系纽带,将各片区像系纽扣一样紧密联系起来。

  9.“一区多园”:指攀枝花钒钛高新区2020年在托管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的基础上,2021年将攀枝花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纳入托管范围,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格局。条件成熟后,将攀枝花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米易白马工业园区纳入“一区多园”发展。

  10.“一港两园三中心”:指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快运物流园、钒钛高新区物流园,格里坪、桐子林、青杠物流中心。

审核: 邓勇   责任编辑: 段红林
Baidu
map